IDEAS
自行車

自行車城市

2024-10-17

#共享自行車

台灣人的休閒生活在千禧年之後有很大的轉變,在這之前的社交活動常見的就是唱KTV,啤酒屋吃吃喝喝,逛街,運動頂多校園操場慢跑、打籃球、打棒球。但是在2000年後,自行車運動蔚為風潮。這應該要拜河濱自行車道的開闢,從第一條自行車道自淡水一路開闢至關渡,然後台北市河濱自行車道全面興建。時至今日河濱自行車道全長已達110多公里。這全然改變都市人運動休閒的習慣,自行車風潮從河濱休閒運動,到公路的路騎,越野車挑戰山路、環島。假日時,濱海、山上都可以見到自行車騎士成群結隊的英姿。

1990年代中末期,共享自行車的概念分別在英國朴茨茅斯、美國奧勒岡波特蘭、瑞典根本哈根從實驗到推動。台北市在2009年啟動YouBike示範計畫至今,已經過15年的歷史。目前台北市已有1,484個站點,車輛總數達2.1萬輛,電動型YouBike也有1000輛。這一公共服務,隨著時間的推進,目前已成為都市人低碳移動的一種方式。無論是休閒或是通勤,都受民眾的歡迎。從2023年台北市YouBike使用量寫下4,600萬次的歷史新高紀錄,即可得知,它對都市生活改變的影響。

當我們欣喜於都市移動方式的改變,是朝向永續低碳環保的方向趨近時。不得不來看看,除了共享自行車點位的不斷設置,電動自行車的增設,騎士保險的事實等的進步政策與行動之外,我們的自行車動線是否也一併的朝向安全、便利的角度設置中?

台北市長蔣萬安日前響應國際無車日,因違規騎YouBike上人行道與行人穿越道,判處違規繳納2筆共800元罰鍰。這條新聞對一般大眾而言,有兩個直覺的反應:一、原來自行車不能騎在人行道,也不能騎在行穿線上!二、那我們要騎哪裡?

依照道路交通處罰條例第三章第69條規定,腳踏自行車與電動輔助自行車屬於慢車,騎乘規則訂定於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24條之後。其重點在於:

1. 慢車行駛之車道,應依標誌或標線之規定行駛。例如可騎乘於道路或人行道上的自行車道標誌或標線中。
2. 若無自行車標誌或標線,應於慢車道或道路靠右行駛。
3. 不得侵入快車道與人行道行駛。
4. 左轉應採兩段方式進行左轉。

 

基本上,自行車騎乘邏輯比照汽機車的原則。難怪,蔣市長不可以騎在沒有標誌自行車道的人行道,也不可以跟著行人一起穿越行穿線!

但是,身為一個孩子的爸爸,我還是很關心我的小孩從學校回家騎腳踏車的安全性。政府是否提供連續的專屬自行車車道?讓孩子可以安全的騎車上學、回家?目前,道路的路幅內主要給了汽車、機車、路邊停車、公車停靠使用。我們如何擠出一條1.2公尺寬的標線自行車道?這是各大城市努力的方向。近期我們已經在國外的道路上看到為提供自行車行走而調整的道路斷面。


1. 自行車道與汽車車道維持安全的緩衝距離,輔以實體或警示柱分隔。
2. 自行車道應以彩色路面與道路區隔,以提醒汽機車駕駛人。
3. 維持與路邊停車開門之安全距離,以免因汽車開門造成自行車騎士撞上的風險。


台北市也應比照國際城市努力建構完整自行車路網的企圖。這些改變都牽涉汽車車道寬度的調整,才能取得必要的自行車專用道空間。然而,台灣大量的汽、機車數量,佔據了道路的寬度,自行車有無空間可以爭取專屬的自行車道?還是我們還有其他的空間可使用?

台灣特有的道路剖面通常包含人行道、汽車停車/公車停靠區、機車道、汽車道。台北市人行道在過去曾被大量的機車停放佔據,但是近年經過良好的規劃,機車停車管理,人行道已恢復暢通。也因為如此,很多自行車族,很自然認為人行道是一段安全的通道。對於孩子、老人騎乘,均比騎在道路上安全。很遺憾的是,我們的公務單位並未於人行道上劃設足夠的自行車道,以致於頻有違法騎乘人行道的狀況發生。

本文提供以下想法:

 

一、台灣的騎樓在人行提供良好遮陽、避雨的良好環境,且過去警察執法將騎樓的違法占用均已排除。因此,若交通單位逐步清查台北市人行道與騎樓使用狀況,可優先於適當的人行道上劃設自行車道。甚至改變其鋪面,以適合自行車安全騎乘,將可解決自行車騎乘空間不足的窘境。台北市信義路與復興南北路人行道上增設自行車道均是相當成功的案例,但是應儘速將此成功經驗擴展佈設。


二、大型道路應持續檢討道路剖面的配置,調整車道數、車道寬度,檢討路側停車的必要性等,以增設道路上自行車專用道與其緩衝、防護空間。

我們常常羨慕歐洲國家對於自行車騎士的保護,也因為如此,自行車運輸的推廣才能夠成功,成為低碳生活的一種方式。台灣共享自行車的成功案例可以做為全世界的楷模,然而,我們的最後一哩路,應該是建構完整的自行車道系統,讓我們的孩子、老人,所有人都可以安全的騎乘自行車上下學、工作與休閒。


⠀⠀⠀⠀⠀⠀⠀⠀⠀⠀⠀⠀